數據顯示,我國輸配電損耗占全國發電量的6.6%左右。并且,在電力損耗中,配電變壓器造成的損耗占到將近一半的比例。而這一問題有望在未來三年得到改善。
8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質檢總局和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配電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2015-2017年)》(下稱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預計到2017年,累計推廣高效配電變壓器6億千伏安,實現年節電94億千瓦時。
此外,記者注意到,目前高效節能配電變壓器的技術要求高、價格不便宜又可能影響其推廣應用。此次計劃將從制定標準規范、財稅優惠政策和提升產業化能力等方面推進高效能變壓器的研發推廣。
提升高效變壓器使用比例
計劃顯示,每年因變壓器造成的電能損耗占據所有電能損耗的40-50%。以2013年全國發電量5.32萬億千瓦時計算,全國配電變壓器電能損耗約1700億千瓦時,相當于三峽電站2013年全年發電量(約1000億千瓦時)的1.7倍,電能損耗十分嚴重。
而且我國目前在用的配電變壓器以傳統變壓器為主。計劃顯示,截止目前,全國在網運行配電變壓器中高效配電變壓器比例不足8.5%,新增量中高效配電變壓器占比僅為12%。
據悉,由于節能配電變壓器的使用時間短,存在一些有爭議并讓用戶不能完全接受的問題,如非晶合金配電變壓器運行后的性能穩定性差、抗短路能力差、噪音及損耗增大等。檢測標準和檢測技術滯后于產品發展,缺乏能體現不同設計水平和制造工藝的產品性能評估、評級體系和手段。
針對這些問題,本次計劃提出解決非晶合金帶材和高性能硅鋼片產能低與質量穩定性差以及非晶合金鐵心和立體卷鐵心生產工藝等問題,提升絕緣材料性能,加強配電變壓器系統節能技術研究。
此外,還將加快修制訂和完善相關標準與規范、規范配電變壓器檢測與認證機構和建立配電變壓器全壽命周期評價體系,開展高效配電變壓器制造和應用示范。
其目標是到2017年底,初步完成高耗能配電變壓器的升級改造,高效配電變壓器在網運行比例提高14%;建成較為完善的配套體系和規范的市場秩序,當年新增量中高效配電變壓器占比達到70%。
發揮財稅資金引導作用
據歐盟-中國節能變壓器促進項目負責人張凌宇介紹,在2013年,國內共有配電變壓器制造企業1705家,其中95.5%都是年營業額在3億元人民幣以下的中小企業。
并且,企業眾多、產能過剩的情況也引起企業以低價格進行惡性競爭,造成國內變壓器企業的經濟效益普遍下降。數據顯示,目前500千伏以下產品的平均利潤率僅在2%——3%,不少企業走進負利率時代。并且,這也導高產田生產的變壓器產品質量下降、事故率上升。
中國中低壓輸配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何東認為,開發新型、節能、環保、智能化產品,將為我國變壓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相關業內人士也預計,隨著政府對節能型、智能化的配電變壓器產品的鼓勵與支持,節能變壓器市場的空間將出現大幅擴容。并且,在新技術推廣和產業升級過程中,處于虧損或技術薄弱的企業或將面臨兼并重組的命運。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就有地方政府推動高耗能變壓器的淘汰,但是高效節能變壓器的價格相對較高,導致某些企業不愿更換。中國電力科學院配電研究所副主任韓篩根此前曾說,企業在做變壓器替換的過程中將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初始資本,雖然在使用過程中減少了因能源消耗而產生的成本,但資本回收期太長,導致用戶不愿使用。
記者發現,本次計劃將充分利用現有財稅優惠政策解決價格問題。計劃要求,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支持企業利用各級財政資金實施配電變壓器節能改造,加快高耗能配電變壓器淘汰更新。
并且計劃提出將以政府采購的形式引導高效節能變壓器的生產。中央政府采購項目原則上應采用高效配電變壓器,鼓勵地方政府采購項目采用高效配電變壓器。